导师风采

静心于学术,做好简单事——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张涛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2日来源:刘若斌浏览次数:

张涛: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山东省高校省级《财务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首批在线课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负责人。

兼任中国财务学会理事、山东省电子信息会计学会会长、山东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征信评审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财政部“十三五”规划教材《财务管理学》,主编财政部规划教材《财务管理基础》、《现代成本管理会计》 等20多部。先后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二十多项。

教书育人,重视人格塑造

“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做青年学子的思想引路人”,这是我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做为一名从事高等教育三十多年的教师,始终注重对研究生的品格塑造。“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道德品质的塑造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课上与课外,采用大量事实数据资料,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要有时代责任感、要担负起历史使命,教育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这个“喧闹”的世界,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专注学习,积蓄能量,提升能力,勇于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研究生是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学习潜能的激发、人性品格的造就、时代责任的担当、团队意识的构建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不可欠缺的。“做人比学问更重要”,时常叮嘱学生:一个青年学子只有具备良好的品格,才能决定未来事业成就的高度;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决定着他未来一生的道路与轨迹。

潜心研究,强化学术引领

“静心于学术探索,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当前,研究生中弥漫着“学术无用,考证现实”的不良倾向,大部分学生读研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思潮导致学生们不愿意做学术,不愿吃苦搞科研。为此我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非常注重学术的引导与传承,告之学生们“获取的知识永远属于自已,不能吃苦者不可能成大事”。在对学生培养中注重学术兴趣的引导,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入学开始,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爱好,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研究计划,以此做为学生学术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平时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小组交流、问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学术思想。使得学生对学业从盲从到目标明确;对专业从迷茫到有的放矢;对学术从厌烦到兴趣盎然。近年来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在核心期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论文奖”等奖励,多位学生参加各种学术创新活动,主持承担研究生科研课题。十多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科研奖、实践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勤奋求学,恪守学术道德

“做学问要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决定做学问的高度”。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人性的体现,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学术不端不仅会毒化学术氛围,还会阻碍学术进步。学术研究领域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对学业存在诸多疑虑和担心。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可能产生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不勤勉努力、踏实研究的学术态度,做出违反学术道德要求与规范的事情。针对这种思潮和现象,我特别强调做学问必须遵守学术道德,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追求学习成绩,更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做事先做人”、“要静心做学问,要学会专注”。告戒学生“做人要简单一点,做事要复杂一点,做学问要严谨一点”。治学研究,诚信在先。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慢工出巧匠。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担任导师二十年来,所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没有出现任何学术造假问题。

亦师亦友,关注人文情怀

“要平视学生,不要俯视学生,要做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的成长。我和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在课堂教学中、在学术交流中、在观点争锋中,要求学生必须采用严谨、科学、慎密的学术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不能因老师而惧怕、不能因权威而胆怯,不能因书本而盲从。在生活中我和学生平等相处,像父子(女),又像长兄,与同学们一起郊游,畅谈人生、规划未来。围绕研究生思想特点,先后做“成长与成才、责任与担当”、“学业、理想与信念”专题讲座,教育学生要做社会担当者,要有一颗进取心,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学生的成长需要导师的引导和帮助,当今的高校不再是象牙塔,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的获取比任何时候都容易。校园有形的围墙不可能带给学生内心的宁静和专注,海量的信息会带来很多新的诱惑,很容易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走,盲目追热闹赶风潮。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受到万事万物的干扰和阻碍。我常常告戒学生,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要怀真诚之心,坚守道德底线。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做好自已的事情,实现人生的梦想。

“青春正好,无问西东”。

Copyright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8-20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