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峰,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2005-2008年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外贸易结构与贸易利益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自2006年担任硕士生导师和201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4名,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一、政治坚定,业绩斐然
高敬峰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努力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想政治方面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廉洁从业,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分别获得过山东财经大学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研究生教学工作方面,承担了博士生《高级国际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前沿研究》课程,以及硕士生《中级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改革,积极参加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教材建设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业绩。
在科研工作方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在《财贸经济》、《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2项、山东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和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2项,所发表论文4次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在国际贸易学及世界经济学领域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学术影响。
二、立德树人,协同创新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将立德树人内化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文件精神,在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在学习中密切联系同学,勇于担当。所培养的研究生有多名同学在学期间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最近几年就有5名研究生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有的研究生在班级任班长或班委,有的在研究生会任职,积极为学生服务,多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学创杯”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硕士研究生曹治平同学获得了山东省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在毕业之后仍能做到见义勇为,成为工作单位的优秀员工、先进个人,这些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优秀模范。
在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方面,研究生初涉科研工作,对于如何发掘自己的优势领域、提高科研能力经常感觉无从入手。高老师除了鼓励研究生勇于探索之外,还教授他们科研方法,对于研究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或者日常练笔,总是逐字逐句的修改,从选题到方法,从语言到逻辑,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直至完成满意的成果。积极吸纳有志于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进入课题组团队,从选题到申报,从立项到结项,让研究生全过程参与,共同探索,协同创新。
所培养的研究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博士研究生王彬同学的学位论文分别获得山东省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校级优秀博士论文等称号,所发表的论文还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等,专业学位硕士生积极参加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汉睿聪同学获得了全国MIB国际商务谈判邀请赛一等奖、最佳谈判手奖等称号。
三、优化培养,注重关怀
积极开拓学生视野、增进学术交流,从科研经费中拿出款项,资助和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中国世界经济年会、“一带一路”建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术研讨会等。鼓励并吸纳研究生积极参与自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山东省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劳务经费支持。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与山东省商业厅等单位合作,共同完成横向课题项目,让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成长。
在对研究生人文关怀方面,高老师非常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和成长问题。学生的发展特点各有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注重育人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研究能力培养,与学生共同探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学生度过困惑期。对于学生因学习和论文压力而产生的精神上的困惑,他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同设法纾解,尽力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鼓励学生努力完成学业。
学生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看起来都很琐碎,在老师看来也许都是小事情,但对于学生而言却经常纠结难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一直注重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价值观教育与学业教育融于一体,在解答学生的问题与困惑过程中,既解决具体的难题,又把握学生的应有发展方向。
“高老师亦师亦友,在学术上担任严师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阳光,向学生奉献爱心,尽心尽力。为了尽早毕业并找到心仪的工作,读博期间的我面临较大压力,高老师及时了解我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动向,通过各种方式缓解我的心理压力,提高我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并帮助我解决各种困难。”——2021届博士毕业生王彬。
“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作为跨专业读博的我,在刚入学时始终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一度陷入迷茫中。高老师总是鼓励我,通过每周一次的研究进展汇报,我逐渐找到了研究问题的突破口。在写作论文时,高老师总是反复追问论文的创新点,逐渐让我意识到研究的核心是什么。无论是小论文的写作还是学位论文的撰写,高老师均从选题、构思、写作、修改和完善等各个环节进行耐心的指导,自己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凝聚了高老师的心血和智慧。”——2020级博士研究生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