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成员。

博闻笃志潜心观理
十余载的学术生涯中,王老师始终秉持“格物致知”的精神在人文社科领域展开教学工作和学术探索,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向上潜心观理,成果卓著。在教学方面,王老师博闻笃志,善于利用管理案例、管理哲学等多个视角和工具来传授课程知识。在他所讲授的《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课堂上,知识已经跳脱于禁锢它们的书本纸张,如胶泥刻字般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并成为同学们解读管理实践、分析管理问题的利器与法宝。同时,王老师拥有丰富的海外学术交流与教学经历,先后赴中国台湾世新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海外教学经验,对创新人才培养及国际化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独特的见地。科研方面,王老师潜心于企业创新战略这一理论热点,十余年矢志不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新管理思想,在《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山东省教育厅、济南市社科联等科研部门的认可。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王老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长期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专业素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己任。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和学术科研能力锤炼,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帮助研究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塑造崇高的思想境界,鼓励研究生在服务国家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方位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术道德方面,始终教导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团队内部营造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

春晖四方润物无声
“终身成长”是王老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所坚持的核心理念。“你可以不屠龙,但不可以不磨剑”,他坚信,知识学习与学术探索不仅仅体现在学术论文与研究课题上,更有利于对个人思维能力、逻辑性、思想视角的锻炼与拓展,是重塑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洞察人类自身与宇宙规律的不二法门。为此,在王老师的团队中,同学们都怀着一颗探索之心对待学术,摒弃了对科研工作的浮躁之气与功利之心。近年来,王老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先后在《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评论》《财经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鲁信研究生科研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奖等荣誉,主持并参与多项研究生创新项目,培养的学生被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授业解惑亦师亦友
王旭老师始终以真诚、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在鼓励与肯定中培育学生的学术热情,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在每周的学术例会上,王老师都会鼓励同学们分享前沿理论与权威文献,并针对各年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分别给予指导。其次,王老师经常带领同学们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此外,王老师会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动向,帮助研究生解决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如为研究生发放生活补助、利用自己的课题经费为研究生购买学习和研究的用品、积极为研究生申请学术讨论和学习的场地等。对于学习压力较大、思想上有波动的同学,王老师会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8级硕士研究生杨有德刚步入研究生生活时,对于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困惑。王老师通过近两个月的不断沟通与交流,并在论文写作中为其提供悉心指导,帮助他坚定了学习目标,明确了成长方向,最终实现自我突破,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
春风秋雨师恩难忘
对于我们每一位学生来说,王旭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指导者,更是我们重要的家人。他真诚的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生活、学习的热爱与期待,并发自内心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作为研究生导师,王旭老师严谨、严格、严于律己的工作风格深深影响着我。不仅如此,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异见,正是他一直秉承并践行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包容态度,让我们师门学生的学术活动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等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017级研究生褚旭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王旭老师亦师亦友的陪伴与指导在我未来的人生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王旭老师不仅是我科研道路的引路人,耐心地鼓励、包容、指导我的学术研究,呵护与培育我的学术热忱,同时也是启迪我思考,教会我更好与世界相处的精神导师,感恩长存,师恩难忘。 ——2018级研究生王兰
尽管十余载的学术生涯如沧海一粟般的嵌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上,但王老师在育人育己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用一颗质朴、智慧的心,奋力书写着一篇篇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