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学生风采

学术之星,研途启明 | 万洋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8日来源:张辉浏览次数:

梦虽遥,追则能达

万洋,女,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彭红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世界经济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SCI论文三篇(A1类一篇,A2类一篇,B类一篇),CSSCI论文两篇(A2类两篇);参与导师国社科重大(22&ZD119)、国自科面上项目(72273073);多次获得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夯实基础,勇于改变

本科期间,万洋在东北财经大学深入学习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还培养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出于对金融学的热爱,硕士阶段,万洋转向金融学,开始将数学工具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分析。将数学工具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分析让万洋意识到,数学不仅是抽象的符号,更是解读金融世界的语言。博士阶段,在导师彭红枫教授的引导下,万洋选择了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市场作为研究方向,其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全球资本账户开放数据库、数学模型以及统计方法,对资本市场开放的动态政策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在谈及为何选择从业界转为读博时,万洋感慨良多。在银行工作的两年中,万洋接触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些经验让她对金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万洋逐渐意识到,要想在金融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更系统、更深入的学术训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追求促使她做出辞职申博的决定。读博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每当在研究中取得进展,每当论文得到同行的认可,万洋表示,这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谈到读博经验时万洋如是说:“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学术探索的每一个角落。”起初,书本上的理论、前人的研究成果,如同一座座知识的宝库,让人心驰神往。随着研究的深入,万洋逐渐发现,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试图在完全掌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践的想法是天真且不切实际的。针对此,万洋表示,她的导师彭红枫教授教导大家,要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真正的学问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年入学以来,万洋便加入到以导师彭红枫教授为领头人的“山东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团队”,并参与全球资本账户数据库(GKAOPEN)的建设工作。按照导师的教导,万洋一边进行数据库建设工作,一边以数据库为基础寻找选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让万洋对全球资本账户开放,尤其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历程和现状有了充分了解,结合资本市场发展以及绿色金融研究背景完成了两篇中文论文。但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借助全球资本账户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遇到了诸多问题,在投稿过程中也面临着专家的不解与质疑。万洋坦言,曾经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产生过放弃念头,但是在导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在自己第一篇基于资本市场开放的论文见刊后,这种感受不仅仅是喜悦之情,更多的是对自己坚持并实现理想的成就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顾这段读博生涯,万洋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与挑战的艰辛。从最初的迷茫和不确定,到逐渐找到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波折,但她学会了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在成功中保持谦逊,每一次的突破都使人更加坚定和自信。在与导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万洋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术研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万洋还表示,读博期间的压力和挑战让她更加注重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如何在忙碌的研究工作中找到学业和生活的平衡点,如何在挫折与困境中及时调整心态、转变思路,是她在博士阶段最大的收获。

“见贤思齐”,通过本次“学术之星”的评选,万洋在展现自我,获得肯定的同时,其他山财学子所展现的杰出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让她深知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万洋表示,发挥比较优势,补足自身短板,将成为她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Copyright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8-20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