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青春之梦,铸奋斗之魂
毛德乾,男,中共党员,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高珊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视频处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在IEEE TCSVT、IEEE TMM、ACM TOM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以及GDC、Chinagrap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CCF B类4篇,CCF C类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主持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面向应用场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项,获评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成果并推荐至省级。参加GMP、CVM、GDC、Chinagraph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多次,并在Chinagraph2020会议作主会报告以及在GDC2023会议作海报展示。“智能中医舌诊一体化系统研究”受邀参加中关村论坛:澳洲高校创新项目并进入国际创客大赛大洋洲赛区决赛获得优胜奖。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鲁信奖学金1次,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和二等奖多次。
谈及在山东财经大学本硕博的10年,毛德乾细数自己在科研之路上的奋斗历程和收获,回忆了自己在学术探索之旅中所跨越的里程碑,并追忆了与导师、同门之间的点点滴滴。这些珍贵的记忆汇聚成求学生涯的斑斓画卷,共同面对的一个个难关映照出他在课题研究中的执着与付出,推动着他不断向内心深处那份独特的“人生理想”迈进。
学术之旅,不负韶华
2015年,初次迈进山东财经大学的校门,我被其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气息深深吸引。第一次漫步至图书馆前,我注意到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沉浸在书海中的学子,而树荫之下则是不时传来低语讨论的声音。课间休息时,总能见到学生们簇拥着教授,就某个学术话题展开激烈的探讨。那一刻,我心中确信,选择山财大是我无悔的决定。在这里,我必定能汲取到真正的知识精华。事实也确实如此,本科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四年里打下的坚实编程基础和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至今仍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师从高珊珊教授,毛德乾开启了自己的硕士研究生的求学生涯。他坦言:“研究生阶段学习相较于本科阶段有着显著差异。本科时期,学习的动力多源于考试压力与成绩追求,而研究生阶段则更多的是对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对科研创新的热情追求,力求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调研,毛德乾围绕着“复杂条件下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研究”课题展开研究,从光源影响下的雾天图像着手,提出了去光源影响的加权导向滤波图像去雾算法,经过实验分析论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CCF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A类、A2类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上,并在第十三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 2020)做主会报告。在与导师深入交流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了第二篇科研论文“基于Transformer和CNN的双分支非均匀去雾网络”,以重点解决非均匀雾度图像去雾问题。当谈到对计算机科研的理解,毛德乾说:“编程科研启航难,厚积方能薄发。在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会遭遇各类难题与挑战,例如熟练掌握编程语言进行模型构建等。然而,遇到困难和挑战绝不能知难而退,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哪怕一个小小的bug调试一整天也不要放弃,坚持下去会极大提升自身的编程能力和信心;其次,在科研中需自律,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研究节点,有条不紊地推进学术研究。最后,唯有成功完成首篇具有创新性的科研论文,方能真正点燃对计算机科研的激情,步入一个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成果不断涌现的良性循环。”
2022年,毛德乾师从高珊珊教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毛德乾开展了更为前沿的科学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于2024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 8.3,系学校A1类期刊)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CCF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A类,系学校A2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同时,积极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利用研究成果解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痛点问题,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项,相应成果已初步解决相关企业合作项目的部分问题并获得较好的反馈结果。此外,他还投身到多个科研课题及创新项目中,作为学术骨干解决课题和项目中的难题,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谈到对科研领域的贡献,毛德乾谈到:“希望我的研究能够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性,为缩小实验环境和真实场景之间的横沟提供技术支撑和研究思路,真正解决解决真实场景中的痛点及难点问题,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技术和重大理论挑战,紧扣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开展前沿性探索与核心技术研发。”
研途漫漫,心香自远
在科研这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他深刻地意识到只有紧跟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才能在科研的海洋中把握方向,避免走弯路,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科学难题,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前沿研究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关注,在博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研讨会,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metric Modeling and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及计算机图形学与混合现实前沿研讨会等,并在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作主会报告以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作海报展示,在与国内外科研专家和学者交流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看问题的眼界,以期在科研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心怀一份执着,便绽放一抹亮色。除了埋首于学问探索,他还积极投身于多样的社会实践,不懈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推动中医舌诊智能化发展,毛德乾与团队研究了智能中医舌诊一体化系统,该项目进入国际创客大赛大洋洲赛区决赛获得优胜奖,并受邀参加中关村论坛:澳洲高校创新项目路演。他带队参加了第四届计图人工智能算法挑战赛,是闯入决赛的仅有两支非985/211院校之一,并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得银奖。多彩的课余活动,让他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了心中的梦想蓝图。
烛光引路,心怀师恩
从本科时期通过生动有趣的专业课程学习初遇高珊珊教授,那些理论知识如同种子般在心中悄然萌芽,为后续的探索埋下了伏笔。再到硕博阶段,有幸成为高珊珊教授门下的弟子,这位严谨而又不失温情的导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实验室里手把手教我如何进行科学研究,那份对学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我,引领我步入了科研的大门。“名师指路,后学紧随,共进于学术之海”毛德乾感慨道,硕博期间最宝贵的经历是拥有一个充满活力与协作精神的科研团队,有一位严谨而富有激情的导师,以及一群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同伴。导师常对我们说,计算机科研如同领航者带领探索者在代码的海洋中航行,她便是那位领航者,引领着我们这些探索者勇敢追寻技术前沿的璀璨光芒。毛德乾回忆道,“‘先做人后做事’是高老师硕博期间教给他的第一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课,一直影响着他。”从本科时的初遇到硕博期间的深入学习与成长,每一步都凝聚着恩师的智慧与心血,也见证了他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破浪扬帆,逐梦远航
“在山财大的这十年里,不仅培养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实现自我超越。这段研究生生涯无疑标志着我成长最为迅猛、积累最为深厚的时期,这段满载成果的历程将构筑起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坚固基石。”毛德乾感慨道:“本届候选人都非常优秀,自己非常幸运能获得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奖。这其中离不开学校及学院各个老师对他的培养,也离不开山东省数字经济轻量智算与可视化重点实验室对他的支持。”
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毛德乾内心深处最想和正在这条道路上探索的师弟师妹们分享的一句话,便是“坚持不懈,终有回响”。这句话不仅蕴含了他对科研事业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他对后来者能够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最终收获成功与认可的深切期盼。他相信,只要保持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不畏失败,勇于探索,那么每一份努力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应有的回响,绽放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