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探索,向外生长
刘转,女,中共党员,山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孙雨辰老师,从事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奇异切换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研究生在读期间,通过对奇异切换系统的系统学习,对输出调节问题和事件触发下的异步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第一作者形式分别发表B类学术论文一篇、投稿A1类学术论文一篇。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ISAS2024(智能自动化与系统安全暨自主无人系统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在校期间曾获校二等学业奖学金,山东省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济宁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刘转的学术旅程始终与数学紧密相连。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刘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她在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学专业。自本科起,刘转就积极参与各种数学竞赛,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她坚信,数学研究对社会的影响虽不直接,却深远而持久。刘转追随内心的指引,致力于学术探索,并努力将个人梦想与社会的需求、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拓宽视野。对于这样的选择,刘转从未感到后悔。
科学研究是一条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道路,必须深耕细作,才能厚积薄发。自从刘转确定了研究方向的那一天起,她就着手筑牢自己的知识基础。作为山东财经大学首届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刘转在入学之初虽然没有同门,但她在导师的帮助下,与同方向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成立了讨论班,定期展开学习交流。在研究生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刘转就独立完成了近两百页的学习汇报PPT。在导师孙雨辰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团队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刘转对科研的兴趣逐渐萌芽,并且更加坚定了投身学术研究的信念。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维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至关重要,要时刻准备接受“失败是科研常态”的现实。每天早晨抵达教室后,刘转都会记录下自己当天的学习计划、想看的文章。她坚持按计划完成科研任务,避免临时突击,始终脚踏实地,即使寒暑假也是如此。刘转坚信:“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将开花结果。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最终的成就或许会超出最初的预期。”
尽我所能,敬我不能
最初的学习过程对刘转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她意识到在本科期间接受的科研训练并不充分,对一些基础分析方法的掌握也不够深入,这导致她学习事倍功半。这种情况下,刘转感到了焦虑和挫败。她的导师孙雨辰老师对她说:“别急,耐心也是一种智慧。”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刘转的心中。每当遇到困难挑战,她都会提醒自己不要急躁,路在脚下,要一步一步来。通过在讨论班上的多次磨练,以及与老师、同学们的深入交流,刘转终于对控制理论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在一次讨论班上,刘转同学对系统能控能观性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一位老师在点评时感慨道:“刘转同学,你的讲解精准到位,弥补了我研究生时期对这一知识点的不足,让我深受启发。”
随后,刘转开始了对奇异切换系统的研究,并与导师孙雨辰老师展开了密集的讨论。在研一寒假期间,刘转在孙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所学知识,并融入创新性想法,针对奇异切换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提出了保守性更低的判别条件和设计方法。暑假期间,刘转按照计划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针对以往研究中系统和控制器同步切换的假设,考虑到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的实际情况,以及奇异系统的特殊性质,她提出了一种与现有文献不同的事件触发控制框架。通过对矩阵解耦技术进行精确的分析,她们发现利用信号合并技术和赫尔维兹矩阵可以有效解决本质困难。基于这一发现,她和导师提出了基于输出的奇异切换系统事件触发异步控制方法。然而这次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可谓“坎坷”。这段经历让刘转对科研有了更深的认识——科研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通过这两段科研经历,使刘转不仅积累了知识,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掌握了基本的分析工具,提升了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她感慨地说:“我非常感谢孙雨辰老师在这期间给予我的帮助。”
科研让刘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提供了改进的机会;科研的过程也增强了刘转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她学会了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科研,并以更加沉着冷静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幸知拥有,感恩满怀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在选择未来方向以及为此做准备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还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朋友。”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不仅让刘转提升了自己的学术素养与能力,更潜移默化地启迪了她对学术的兴趣,引导她做出钟爱的选择。
导师孙雨辰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刘转无私的指导和支持,更在思想精神层面对她进行了深远的启发和影响。刘转与孙老师之间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孙老师总是给予刘转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她在知识、科研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等多方面获得提升,使她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重拾信心和动力,以积极的心态不懈跋涉在科研路上。
在研究生初期,刘转主要专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对学校其他事务关注不多。然而,在与导师的一次闲聊中,她惊讶地发现,孙老师在严谨的科研工作之余,对教学也充满热情,并且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每一项都全情投入。导师的这种全方位投入和责任感深深打动了刘转,促使她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反思为何要“治学”。她深刻感受到,一位杰出的学者不仅应坚持自己的学术操守,更应具备培养后继者的能力。导师的榜样让刘转认识到知识创新与传承同等重要,她因此更加坚定了勤奋学习、传承文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