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学生风采

绽放青春,追光前行 | 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提名奖:陈维林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9日来源:陈萌浏览次数:

步步为营,心守科学研究

陈维林,男,中共党员,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张云峰教授、张锐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分区SCI 2区论文1篇。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主持开展的2022年度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特征融合模块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已顺利结项。

清日高·科研学术之路

陈维林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自己设定了严格标准。他每天坚持制定任务清单,确保当天所有工作都能在当天完成,即便需要到深夜也会如期完成所有任务。他强调学习应当是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过程。他热衷于与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并积极帮助他人克服学术难题。他深信,稳扎稳打,打好基础,是取得科研成功的关键。在攻读硕士阶段,他将精力集中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个小点进行科研,但这个“小点”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在积累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科研始终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学习能够引导科研,而科研也能够推动我们深入学习基础知识,发掘未知领域。

冷静思·科研初探之路

在科研初探的阶段,陈维林和许多同行一样,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基础知识尚显薄弱时,一篇文献可能引发十个问题,而解答这十个问题可能需要阅读一百篇文献,而理解“大牛”文章更如同解读“天书”。在那个时候,陈维林心中充满焦虑:“啊,好难啊!学不会了,学不会了!这个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太难了。”

幸运的是,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消极心态的不妥,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当时的科研初学者陈维林选择主动克服和疏导这种畏难情绪。他自勉道:“慢慢看呗,就算一天只看两篇,五天也就看完了!对,必须冷静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在文献中。”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陈维林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牢牢锁定目标,脚踏实地。他深入阅读了数百篇英文文献,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的CNNs和Transformers模型用于医学图像分割,他在特征融合方面的研究,被审稿人评价为“非常有意思的融合方式”。基于这些工作,他解决了一系列皮肤镜像病灶分割问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同时主持开展的2022年度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特征融合模块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也已顺利结项。

锲而不舍·攻克困难之路

陈维林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频频面对艰辛与挑战。然而,他从未胆怯,始终秉持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坚定地向前推进,拒绝停滞。

在科研路上遇到瓶颈时,陈维林认为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容忍‘摆烂’情绪,应该深沉内化,锲而不舍,努力攻克难关。面对高压,他强调:“时间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善于处理手头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同时兼顾科研和学业,甚至还有项目等,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高效的潜力。”

陈维林认识到,面对挑战,只有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和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才能更好地迎接困难。他不仅在解决科研问题上保持坚定,还善于平衡各项任务,展现出出色的组织和计划能力。在他的理念中,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崎岖之路,而坚韧不拔的决心将成为突破难关的有力引擎。

坚定之行·砥砺科研之路

从陈维林攻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他同时兼顾学术和科研项目,他将几乎整天投入到科研学习中,从早晨8:30一直到晚上10:30点。这个阶段给他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经历,比如论文的反复修订。每一次的修稿对他来说都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考验,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然而,通过战胜这些困难,他在研究生的第三年逐渐塑造了崭新的自我。

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张云峰老师在生活和科研方面都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张老师在修改论文时几乎是满纸批注,这让他感受到了张老师为工作付出的辛勤。同时,张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第一次去找他时,我还是个‘小白’,但张老师给我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我们聊了数十分钟。”对陈维林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时刻。

磨砺一篇论文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其中的辛劳和付出显而易见。导师张云峰教授常常在完成白天的行政工作后,深夜通过微信与陈维林交流学术问题。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他不仅汲取了对待学术事务的细致严谨态度,还培养了肯吃苦、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毅力。

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的经历中,陈维林不仅不断吸收新知识,还时刻汲取身边同仁身上的优秀品质。他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自我。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提升,更是品格的砥砺。在追求卓越的学术之路上,他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保持专注,展现了在学术探索中的坚韧和毅力。

在舍友印象中,陈维林刻苦努力,谦逊务实,每天从早8到晚11都在努力科研。陈维林还是寝室中的积极分子,为宿舍创造了和谐的氛围。他们相互帮助解决生活问题,面对科研的困境也会相互鼓励和支持。

顽强毅志·智勇科研之路

谈到爱好和特长,陈维林还曾荣获2017年山东大学生田径竞标赛一万米冠军,2018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一万米铜牌等荣誉。这些体育成就不仅锤炼了陈维林专业的长跑能力,更深刻地磨练了他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宝贵品格。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培养了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意志,使他在面对生活和学业中的各种挑战时都能保持镇定从容。正如他在长跑比赛中所展现的毅力和决心,这种运动员深入骨髓的永不言败的精神贯穿他的整个成长过程。

当陈维林面对科研领域的严峻考验时,他将运动员的坚韧精神转化为应对学术挑战的力量源泉。这种对抗困难、永不言弃的信念使他能够战胜自己,克服种种困难。在科研的征途上,他不仅仅依赖专业技能,更倚重体育训练中培养的顽强毅力和意志品质,助力他在学术领域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家国情深·远志之路

谈到理想和志向,陈维林渴望成为能够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人。他怀抱着远大的理想,渴望在国家的计算机事业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科技创新和国家繁荣贡献力量。他对于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着他积极追求学术和职业的成功,以期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谈到个人,陈维林追求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深知家庭是他事业奋斗的坚实支持,因此怀揣着对家人的责任感,他不仅希望能够为家庭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还渴望为家庭创造更多的幸福和安定。他以家庭为依托,努力奋斗,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更是为了回报家人对他的支持和关爱。

在不懈追求学术的过程中,陈维林并不满足于仅仅取得学术上的成功。他期待着在学术之路上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为学术界的进步和知识的拓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于他而言,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是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学术认可,更是为了在学术领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努力奋斗而不留下任何遗憾”是陈维林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在未来的十年里,能够回首过去所走过的路,不因任何懈怠而感到后悔。对于他而言,每一步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国家、为家庭、为学术事业,都在不懈的拼搏中展现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担当。陈维林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励志不止步,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个体,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


对研究生阶段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1、关于是否坚持做学术,在做出决定之前,要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是否能够克服某个瓶颈、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做出继续科研之路决定前,务必深思熟虑,明确发展方向。

2、提倡多交流。与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因为导师往往能够在整体规划上提供远见卓识,对于研究的大方向能够提供关键的指导。此外,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也是重要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有助于解决许多科研难题。

3、走出去,拓展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会议,了解领域内的国际前沿,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学术挑战。

4、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在读研的道路上,当下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终究都会逝去,再回首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艰难。要将时间视角拉长,随着时间推移,所有困境都会过去。


Copyright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8-2019   

top